
临武傩戏历史悠久,从在临武衍生成型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,具有傩戏的原生态特质和临武地方特色,于2009年2月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2012年8月15日至19日,中国临武傩文化国际研讨会在临武县召开。
临武傩戏,主要分布在大冲乡油湾村一带,形成于明朝成化年间,又名“舞岳傩神”,俗称“神狮子”,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方式,主要通过村落、家族或个人请愿、还愿来祈求美好生活的愿望。这种祈愿的表达,以傩戏这一“娱神又娱人”的戏曲形式为载体盛行起来,并口授心传,代代传承。
戏外。 (周开发/摄)
祭庙仪式。(周开发/摄)
跳傩神。(周开发/摄)
傩神出门。(周开发/摄)
走傩神。(周开发/摄)
祭路。(周开发/摄)
招兵。(周开发/摄)
游村。(周开发/摄)
责编:蒋淑芬
来源:通讯员投稿
版权作品,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。获得合法授权的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登录“龙源临武”客户端,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。
动画解读《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 五大亮点彰显“湘”式态度、力度、温度
今日辟谣(2025年7月22日)
警惕基孔肯雅热!广东佛山已超2000例感染
这个“加法”,何以产生“乘法”效应(文化中国行)
湖南日报观察头条丨七月郴州,好戏连台——“农文旅体”奏响融合乐章
今日辟谣(2025年7月21日)
昆剧《湘遇·湘昆》在郴州首演
改革为人民|千年天堑变通途
下载APP
分享到